2016年度高安市人社工作总结
2016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宜春市局的关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统筹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和谐劳动关系和农民工等各项工作的落实,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人社领域各项工作。现将2016年度人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就业创业工作创新发展
1、多措并举搭建平台推动就业。一是举办大型招聘会。2016年2月2日至5日,我局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举办了为期四天的大型招聘会,有90多家用工企业进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2100余个,参加应聘的各类人员万余人次,解决企业用工2000余人。二是开展“送岗下乡”活动。在农历正月初七至十三期间,带领缺工企业到我市十二个乡镇开展“送岗下乡”活动,参与企业29家,送出岗位1500余个。三是每月定期举办招聘。2016年8月起,我局每月20日在人力资源市场举办综合招聘会,定期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招聘和求职服务。进场招聘企业150家,提供岗位750个,为580名求职者顺利找到工作。四是建立“高安就业网”官方网站和申请注册“高安就业”微信公众号。通过媒体宣传就业政策,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供求桥梁。目前高安就业网现有企业招聘注册用户530余家,个人求职注册用户2800多人,“高安就业”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已突破1000人。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814人,完成率132.44%;“4050”人员就业安置552人,完成率128.37%,“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100%;城镇就业率96.8%,完成率102.4%;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1132人,完成率113.7%;省内工业园区培训5347人,完成率100.88%;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培训476人,完成率119.00%;创业培训1656人,完成率103.50%;电商培训735人,完成率109.70%。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2100人,基金征缴540.66万元,完成率103.97%。
2、小额担保贷款发放稳中有进。今年我市小额担保贷款继续保持稳步发展势头,2016年共发放创业贷款23083.76万元,其中个人创业贷款14683.76万元,直接扶持1118人创业,带动就业5691人,发放企业贴息8400万元,扶持企业35家,回收率继续保持100%的高水平。
3、岗前培训和创业培训扎实开展。我局严格按照省、市有关培训工作的规定,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创新培训手段,岗前培训、创业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年开展岗前培训5347人。2016年我局还在独城镇举办了首期残疾人士SYB创业培训班,为30多名残疾朋友提供就业创业培训服务。
(二)社会保险工作有序开展
1、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2016年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7.86万人,基金征缴43532万元,占年任务的103.75%;城镇医疗保险参保24.6585万人,占年任务的101.29%,基金征缴总数为19381万元,基金总支出16040万元;全市工伤保险参保6.3216万人,基金征缴4006万元,上缴省级调剂金118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1万人,基金征缴374万元。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7.1377万人,占年任务的105.00%;当年基金收缴总数6.4亿元,滚存结余10.2亿元。
2、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全面推进。2016年9月起,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全面启动并做到平稳过渡。全市参保单位共257个,在职人数12757人,退休人数5577人。
3、医疗保险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一是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我市已完成新农合职能、机构、编制整合,出台了《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实施方案》。二是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待遇。2016年本地参保人员异地消费1000余万元,外地参保人本地消费400余万元,基金支付600余万元。2016年关破改、困难企业补助基金已全面落实到位。三是健全大病保险制度。按照宜春市级要求,我市2016年城镇职工大病保险每人130元,城镇居民大病保险每人40元,已全部征收到位。城镇职工、居民大病保险赔付共229人;大病特药赔付共64人。
4、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稳步推进。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全市被征地农民总数3267人,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473人,历年提取的8%社会保障资金42467万元,社会保障预存资金总数8000余万元。
(三)人才保障工作不断深化
1.人事管理更加规范。坚持“公开、平等、择优”原则,积极配合上级部门为全市招聘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30名(其中教育362名,医疗和其它事业单位168名)。共招聘三支一扶人员24名。共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18名。通过公务员考试招录公务员54名(其中公安干警16名)。招录退役大学生士兵5人。2016年共安置军转干部4人,随军家属1人。共受理人事档案管理400多人次。认真做好了全市9100名专业技术人员的年度考核和备案工作。
2.工资福利工作稳步开展。贯彻落实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严格审批全市机关公务员职级并行工作,并对符合条件的1152人进行了增资审批。全面完成了机关事业单位正常增资。机关单位正常晋档3086人,晋级606人;事业单位职称晋升882人,薪级增资9562人;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审批手续263人。
3.职称制度改革继续深化。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制定了全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和要求,认真审核了全市事业单位的结构比例,全面清理了市事业单位的空岗情况。进一步规范职称评审行为,加强评审工作监督,严格评审纪律,提升“阳光职称”透明度。开展了2016年度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岗位等级考核工作。通过审核共41人,其中技师5人,高级工29人,中级工6人,初级工1人。
(四)和谐劳动关系和农民工工作稳步推进
1、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应急机制。组织劳动保障所、基层工会对辖区企业进行全面排查,积极制定和完善了矛盾纠纷处置应急预案,强化了部门沟通协作。进一步健全了市、乡、村“三位一体”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深入推进了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网络化、网格化)建设,确保重大突发情况及时预警。对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首先上报辖区内劳动保障所,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所的重要作用,有效地把许多纠纷问题遏制、解决在基层。进一步健全了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和行业联席会议制度的建设,加强了政府、工会和企业三方的沟通和协商,使劳动关系的热点、难点问题得以及时化解。今年以来共受理劳动保障投诉举报案件55件,目前已结案47件,法定期限内结案率95%,帮助750余名农民工追讨工资720余万元。
2、积极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建设,建立了重大集体劳动争议案件“快立、快调、快审、快结”的工作机制,创新了预备庭审制度,认真审查申请材料,每个案件尤其是疑难案件、死亡事故案件均经集体会审决定,使劳动争议案件调解结案率提高至94%,有效地维护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016年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纠纷案件132件,目前审结案件124件,其中仲裁调解撤诉结案36件,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共受理工伤认定案件387件,已认定工伤共计285件。
3、农民工工资支付和依法用工专项检查。我们制定出台了《高安市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实施细则》和《高安市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实施方案》,做到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主要检查用人单位按照工资支付有关规定支付农民工工资情况。今年共排查摸底企业65家,涉及农民工总数6500人。认真贯彻落实《新劳动合同法》,联合公安、监察、工会等8个部门成立了高安市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领导小组,2016年4月至5月,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排查企业250家。进一步加大了劳动合同签订、集体合同审查和规范临时工、特殊工时审批工作,今年全市补签劳动合同5000份,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2%。
4、全力做好信访维稳工作。为切实做好来信来访处理和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我们严格按要求对所有信访件进行造册登记并限时专人办结,有效地防止了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我局以“群众利益无小事”为准则,采取落实信访责任、畅通信访渠道、开展信访排查、狠抓信访督查、坚持责任追究“五措并举”的信访维稳工作模式,努力将各种矛盾和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全年共接待群众各类来信来电来访80余人次,协调处理仿件28件,已回复28件,回复满意率100%。现场法律宣传解释25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特色亮点工作情况
1、“中国创翼”大赛喜获佳绩。“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是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办。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新能源及环保产业全国半决赛、决赛于2016年9月25日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完美收官。我市绿岛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环境友好型生态陶瓷透水砖项目”获江西省第一名,最终以83.29分的成绩,夺得该产业全国总决赛第七名,获得奖金十五万元。我市推荐的“互联网+穿戴”的绮馨湾私人定制服装设计和农村优秀电商代表“乡村优品”两个项目荣获宜春市优秀奖。
2、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大力推进。2015年12月27日批准设立“高安市电子商务孵化基地”,一楼大厅全面装修完成,总造价47万元。目前已有20余家电商企业进驻,后续将按相关文件政策规定,落实各项补贴扶持政策。
3.精准扶贫工作扎实开展。2016年,为确保扶贫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不断提高精准扶贫效果,局领导班子成员第一时间带领人社局全体干部先后5次深入扶贫帮困点大城镇金田村、涂家村、赤塘村等村庄,对58户帮扶对象进行了走访,全面了解贫困户家庭生产生活状况、就业意愿及存在的问题等。针对调查走访中发现的问题,与贫困户、村委会进行相互交流、征求意见,归纳出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2016年12月5日,我局9个帮扶小组派员为58户贫困户发放了物资款共计20010元。2017年元月,我局主动拨付大城镇赤塘村扶贫帮扶款2万元。为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我们充分发挥人社部门的职能作用,于2016年10月印发了《报送就业扶贫有培训和就业意向人员的通知》(高人社发〔2016〕64号)和《高安市就业扶贫工程实施细则》(高人社发〔2016〕75号)。依托“江西省就业信息系统”,各乡镇、街办劳动保障事务所对登记建档的贫困户逐一进行普查,了解贫困群体人员结构和就业创业需求,掌握全市贫困人员的基本情况、就业、培训愿望等,建立《高安市就业扶贫培训意向登记卡》、《高安市就业扶贫就业意向登记卡》和扶贫对象普查台账,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在我市就业信息管理系统中增加“就业扶贫”模块,录入就业扶贫对象实名信息,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就业帮扶措施,实现就业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目前录入就业信息系统“就业扶贫”模块中贫困人员实名信息15902条,其中有就业能力5264人,实现脱贫664人。
4、社保减费降负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发展环境的战略部署,我局积极落实企业减费降负工作。从2016年5月起,企业养老保险费率单位部分由20%降低为19%,共652家企业下调费率,共减轻企业负担400余万元。工伤保险采取稳中有降的方针,适度降低企业工伤保险费率,全年减轻企业负担300余万元。生育保险工作全面铺开,职工生育保险费率由0.8%降至0.5%。为使减负工作取得实效,我局主动与企业衔接,开展“进企业、送政策”活动,结对帮扶企业40余家,全面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
5、工伤保险基金扭亏为盈。加强工伤认定工作调查核实,每月由局长牵头组织工伤认定领导小组集体会审2次。通过严把工伤认定、调查、收付“三关”,努力开源节流,工伤保险基金运行继续向好。2010年底亏损上千万元,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我市工伤基金结存3000余万元(含省属煤炭企业下放基金)。
6、职工办理退休流程简化。为进一步简化群众办事程序,提升服务效能,市人社局与社保局经办科室加强协作,结合本市实际,采取大厅集中办公、柜台专人负责受理等方式,实现申报单位或个人退休手续一站式办结。现在我市职工办理退休,可直接到社保局办理,提取档案等相关手续都由社保经办机构一次性提前提档审核,切实有效解决了职工办理退休来回奔跑的次数。全年共为到龄职工办理退休手续638人次,其中特殊工种提前退休17人。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企业用工方面,一方面我市陶瓷企业用工环境较差,工作强度较大,对员工要求却越来越高,对素质高年纪轻的员工需求量大;另一方面一些年轻劳动者在求职过程中对工资环境和工资待遇要求较高,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这样的一种结构性的矛盾也构成今后就业问题的主要矛盾。
2、“一网五点”建设有待完善。一是村级网络缺乏能够熟练操作电脑的专业技术人员;二是企业用工检测数据太大,企业要额外安排人员来做,增加企业的成本;三是离校未就业大学生情况比较复杂,统计较难;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数据庞大,难以实时掌握更新;五是用工信息查询权限设置有限,影响用工企业和求职者对接的时效性。
3、社保基金的支撑能力不强。目前,工伤保险虽然在征缴方面取得突破,但支出有增无减,呈现大进大出的局面。目前工伤保险基金也仅能基本维持动态收支平衡,支撑能力差。生育保险因处于初步摸索阶段,基金征缴范围及力度还不够,如果全面发放生育津贴,有可能会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
4、城镇职工扩面征缴难度加大,扩展空间越来越小。现阶段,经济大环境不景气,企业经营业绩不佳,利润下降,参加社会保险,尤其是企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扩面空间有限。
5、失业保险工作压力增大。由于失业保险工作征缴任务较重,非公有企业缴费意识不强,拖欠现象比较严重,对失业保险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四、2017年工作打算
1、继续完善“一网五点”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就业信息网的使用效率,全面实现就业服务工作信息化;继续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监测范围,建立劳动力资源服务台帐,并及时录入就业信息网,及时更新数据,全面掌握劳动力转移就业动态变化;进一步对监测企业岗位和从业人员变化情况实施动态监测,全面建立覆盖全市的失业预警制度;继续加强对全市各工业园区重点用工企业情况进行监测,把握全市企业用工的发展趋势;继续加强对全市离校和返乡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行实名制登记和动态管理,开展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专项就业服务;继续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发布制度,提高信息发布效率,及时整理、汇总,上报市场供求情况。
2、继续加大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力度。不断完善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扩大培训范围,丰富培训内容,尽量满足广大劳动者培训需求。继续完善“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模式,大力推广“招工、就业、培训”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强化培训机构认定、绩效考核、过程监管、质量监控等工作措施,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继续加强“高安就业网”建设。每月组织召开综合招聘大会,做好服务企业招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重点做好陶瓷基地和园区企业用工及瑞阳新区失地农民就业工作。加强引导、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省内转移比例。
4、继续做好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质量,严格按照发放要求和规定,在保证回收率的前提下尽量扶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发展需要。加强对小额担保贷款绿色通道的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简化申贷流程,缩短申贷时间,建设好小额担保贷款“一站式”“一条龙”服务。
5、继续推进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落实《江西省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相关要求,依托高安市瑞阳新区,建设高安市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场地、资金、政策和技术上的支持,为大学生搭建一个高效的电子商务创业平台,为我市培养和输送更多的电商人才,带动全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把高安打造成一个县市级电子商务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6、严格抓好社保基金监管工作。严格按照社保基金管理条例管理好社保基金,严格把好基金征缴关口,严格控制基金支出管道,遵守收支两条线原则,杜绝收支不清、收支不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社会化监督,开展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评估试点。加强基金监管软件联网应用。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专项检查、医疗服务机构侵占套取医疗保险基金专项检查和劳务派遣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情况专项检查。
7、继续做好社保基金扩面征缴工作。社保基金的扩面征缴关系着社保基金的可持续性,也关系着社会民生。高安社保局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积极开展社保基金扩面征缴,争取取得更好成绩。
8、提高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水平。通过整合各经办服务大厅资源,充分发挥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平台作用,提高经办机构运行效率。
9、坚持不懈抓好作风建设。以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抓手,以积极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机关效能建设活动为契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干部培训力度,提高人社干部个人素质和服务水平。
高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7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