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走进高安 政务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计划总结   
杨圩镇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日期:2017年4月08日  作者:  字体:[] [] []
 

政府工作报告

2017219日在杨圩镇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杨圩镇人民政府镇长  肖  辉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特别是本届政府履职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大力支持帮助下,镇人民政府围绕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全面小康新杨圩”的奋斗目标,着力实施“1234工程”,圆满完成了“镇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立的奋斗目标。

  (一)综合实力稳步提高。2016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32.1亿元,比2015年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156元,比2015年增长8.1%。

(二)工业经济逆势上扬。年来,全镇工业企业发展到37家,规模工业企业10家,建材、电子、机械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2016年工业总产值27.9亿元。加快了招商引资步伐,引进金瑞电子、亿美家实业、超帅绿色运动休闲等3个项目,签约资金2.2亿。强化了服务,扶优扶强,引导帮助企业提档升级。目前全镇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博登科技出口创汇30万欧元,瑞鑫投资、亚中电子拟在“新三板”上市,华旺实业、威旺达机械、钰溪包装等重点工业项目进展顺利

(三)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全镇共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宜春级2家,农业合作社55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示范1家。赣西粮仓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富硒农产品产学研示范基地,专家团队已进站工作。江西邓志平园林依托2万亩绿色苗木基地,打造集花卉苗木交易、生态旅游、运动休闲为一体的仙游谷生态综合旅游项目,修通23公里景区公路,新成立的瑞阳合作社为省级实验合作社,办公大楼已建好主体工程;百峰岭通过了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认证,去年接待游客10万人以上。瑞艺、太平实业等花卉苗木产业迅速崛起,全镇新栽油茶1500亩,湿地松1000亩,补植补造3000亩,生态休闲大镇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规模继续扩大,流转面积超过3万亩。肉牛、肉鸽、肉鸡、葛根、贡菊、药材、白莲、油茶等特色种养渐成规模,发展强劲。

(四)第三产业繁荣活跃汽运产业平稳发展,公司发展为62家,多家汽运公司逐步向现代物流转型升级;瑞鑫驾驶人考试中心业务红火,广聚了人气,拉动宾招服务业快速发展;志平园林、百峰岭、瑞艺等休闲观光基地,已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赏花观景,旅游产业逐步升温加热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养殖污染治理取得重大突破,截止去年12月30日,全镇共拆除猪场766个,面积30.88万平方米。全市在我镇召开了现场会,我镇介绍了先进经验。建动物无害化收集点1个;加大力度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立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加大了工业污染的整治力度,对多家环保不达标企业进行了关停或整顿;开展了320国道环境整治活动,拆除关停加水点43个,拆除违规建筑39个。完成新农村建设省建点2个,自建点1个,完成了仙游等3所村小的标准化项目建设,中心小学教师住宿楼、学生住宿楼、卫生院医技楼开工建设、中学图书馆投入使用,西水东送工程全面通水、客运站竣工,一期公租房已经验收,二期完成主体工程。新农合工作顺利进行,全镇参合人数39895人,参合率在98%以上,实施精准脱贫工作,对457户、1143名建档立卡对象进行了结对帮扶,对农村低保户951户、1404人、城镇低保户178户、270人进行了核查,纳入低保扶助,脱贫攻坚有序开展。

二、2017年工作安排和发展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本届政府全面履新的开局之年,压力与希望共存,挑战与机遇同在。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视察江西提出的“新的希望和三个着力、四个坚持”的总体要求,遵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策应市委市政府“唱响高安品牌,建设品牌高安”发展定位,围绕一个目标“全面小康新杨圩;主攻两大升级:工业园区升级、集镇建设升级;实现三个转变:思想转变、作风转变、效能转变;实施四镇工程:工业强镇、商贸重镇、休闲名镇、文明富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具体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1%,财政收入增长10%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左右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做好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

1、工业壮大提升。一是对两大工业小区分类指导,资源整合,选择招商,力争做到园区有特色、产业有规模、发展有后劲。二是创新招商思路,拓宽引资渠道,通过商会招商、协会招商、以商招商,形成领导带头、全员参与、招大引强,奖优罚劣的招商局面。着重引进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力争引进的项目科技含量、产品附加值高、产业链条长、市场竞争力强。三是继续完善工业小区的基础设施、做好用地报批等工作,不断扩大园区规模。四要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针对目前部分企业产品价格下降、安全环保成本上升等实际情况,加强对企业的调研力度,认真落实好省委省政府降成本优环境的80条政策措施,为不同企业拿出“量身定做”的帮扶方案,在企业融资贷款、用工用电用地等方面提供帮助,帮助企业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

2、农业转型增效赣西粮仓要发挥四个平台作用,即检测认证和大数据中心平台,信息推广与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云硒物联网销售平台,富硒有机农产品科研平台,推进全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邓志平园林要充分利用省级合作社瑞阳合作社的平台作用,做好23公里基地路网景观带建设,实施微电影生态农业文化小镇项目,建设旅游、休闲、养老基地;百峰岭今年要做好省级重点项目的申报工作,建成樱花、紫薇、用油牡丹等名贵观赏苗木基地。瑞艺、太平实业等花卉苗木企业按照各自的发展定位做大做强,特色发展。支持药材发展壮大,使其达到1500亩左右种植规模,塘头养牛达到1800头的养殖规模。发挥煌军菊花、林场肉鸽、鲁家、杨圩油茶、谢家、汉塘、寨里白莲等特色种养引领示范作用,促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引导农村土地流转,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

3集镇完善功能一要对集镇发展规划重新审视修编,突出商贸重镇和物流枢纽的功能,使集镇成为全镇的商贸中心、物流中心、休闲娱乐中心和商住中心二要规范完善划行归市管理,建设汽运产业综合服务体,将物流、信息、修理、洗车、加水及车辆停放、二手车交易等与汽运产业相关的行业集中安置,统一管理。进一步加大商贸交易场所规范管理,积极解决农贸市场摊位布局杂乱拥堵的现状。三是完成集镇老供销社片区的棚户区改造。四是重拳出击控违拆违。对集镇及集镇周边村庄乱建房屋、乱搭大棚、雨棚进行整治,坚决遏制集镇建设无序状态。五是加强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集镇污水处理系统,做好集镇硬化、黑化、绿化、亮化等工作。为集镇居民住宅安装门牌号码,建立卫生考评机制,改善集镇环卫状况。

4、三产转型升级迅速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一要支持鼓励汽运产业向物流企业发展,促其转型升级,重振杨圩汽运大镇雄风;二要发展驾考经济。引导驾培学校规范发展,良性竞争,维护学员的正当权益,引导宾招行业积极应对我镇人气旺盛的势头,提档升级优质服务;三要发展电子商务产业。通过引进培训电商人才、搭建平台,促进我镇电商产业快速发展;四要发展旅游经济。利用志平园林、百峰岭、瑞艺、太平等花卉苗木基地的平台作用;挖掘周德清、朱新淦等历史文化名人和革命名人的历史价值,借助名人效应,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

5、民生做实做准加快中心小学的改造升级,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完成中心小学教师宿舍楼、学生宿舍楼,卫生院医技楼建设,做好精准扶贫,对全镇城乡低保对象进行全面清理,杜绝人情保、合户保现象完成敬老院二期工程建设,加快搬迁进程;进一步加大拥军优抚力度,切实保障优抚对象合法权益;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完成禁养区内猪场拆除和320国道环境整治、工业污染治理,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建立巩固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加强各行业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检查,建立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督查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全力遏制特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大农民建房控违力度、整顿农民建房秩序,规范农村建房用地报批手续。要加倍努力,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全镇人民群众满意。

6、政风民风转变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强化干部作风建设和遵守八项规定精神的督促检查,防止“四风”反弹,提高干部干事、创业、为民务实的自觉性,落实干部考核管理办法,激发干部干事内生动力。加强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开展政策法规进家门、科普文化进家门、实用技术进家门、文明新风进家门“四进家门”活动,有序评选各行各业“十佳”人物,弘扬好人文化、积蓄发展正能量,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点解决农民违规建房、越级上访及强揽工程、“黄赌毒”等问题,着力提高农民群众的法治意识、依法维权意识,引导群众依法合理反映诉求,提高法治素养、文明素养。形成心齐气顺、诚实守信、向上向善的良好局面。       

各位代表、同志们!美好蓝图的实现需要我们真抓实干,美好生活的创造需要我们加倍努力。让我们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撸起袖子、奋勇拼搏,为谱写杨圩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分享到: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常见问题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英国365bet 承办:高安市信息中心
高安政府网版权所有webmaster@gaoan.gov.cn
赣ICP备07004085号-1 Copyright 2011 GaoAn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